-
本草綱目:白話手繪彩圖典藏本(2019年新版)(一物一圖,暢銷10年修訂版,100萬讀者的選擇)
李時珍 試讀
323《本草綱目》是舉世聞名的博物學巨著,也是中華醫庫中一部食物養生學和藥物學大典,影響后世的食物養療學,飲食烹飪學、醫藥學、動物學、種植學,以及400年來人們對日常食物品味的選擇。影響中國人400年日常生活,中國藥物學的著作!白話文譯本,900張全彩手繪插圖,一物一圖, 700多頁內文!內附7000多條生活附方,涵蓋吃穿住行,適宜男女老少,是居家常用的生活用書。《本草綱目》原本共190多萬字,52卷。收集1892種品物:植物1094種,動物443種,礦物161種,其他194種。卷一到卷四為附錄,卷五之后是綱目部分。所有品物分為16部: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服器部、蟲部、鱗部、介部、禽部、獸部、人部。《本草綱目》正文分八個部分:釋名:羅列其他典籍中該品物的異名,解說名字的由來。集解:集錄諸家對品物產地、形態、栽培、采集的時間和方法等的論述。修治:介紹品物的炮制法和保存法。氣味:說明品物的性味。主治:列舉品物所能醫治的主要病癥。發明:闡明藥理或記述前人和自己的心得。正誤:糾正過去各類本草典籍中的錯誤。附方:輯錄以品物為主的各種驗方及其主治方。
-
護士必讀:基礎護理篇
李丹 試讀
87本書將以簡單提問和深入淺出回答的形式書寫,內容涵蓋基礎醫學知識、基礎護理知識、基本護理操作及臨床專科知識和技能等方面。做到內容豐富、言簡意賅、條理清晰、利于記憶和知識點新,并具有廣泛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本書將成為了臨床護士、見習護士、臨床實習護生和醫學生快速提高專業知識的必備參考書及工具書,對提高廣大臨床護理人員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具有指導價值。第一冊主要針對通科護士的基礎護理,第二冊主要針對專科護理。
-
醫學衷中參西錄
張錫純 試讀
249《醫學衷中參西錄》乃清末民初河北鹽山縣名醫張錫純(1860~1933年)所著。張錫純在學術上主張溝通中西,以中醫為主體,取西醫之長,補中醫之短,師古而不泥古,參西而不背中,是我國近代歷史上中西醫匯通學派的著名代表人物。雖其平生著述甚多,然現傳世者僅《醫學衷中參西錄》一書。本書共分八期三十卷。前三期共八卷,重點收載各科經驗方;第四期共五卷,重點記載常用中藥和部分西藥的應用經驗;第五期共八卷,主要為醫論,內容豐富、獨樹一幟,并收載有部分回復信件等;第六期共四卷,為張氏對各科醫案的總結;第七期共四卷,主要記載張氏對于傷寒方證的心得經驗;第八期不分卷,乃張氏之孫于1957年獻出的遺稿,為《醫話拾零》與《三三醫書評》。
-
中草藥速查速用彩色圖鑒(詳解版)
龐穎 試讀
129本書是一位中醫臨床藥師日常實踐的總結與體會,從家庭實用的角度出發,按照功效主治分類,詳細解讀了14類百余味藥食同源中藥的性味歸經、功效、炮制方法、用法用量、適應證、注意事項、選購秘笈、家用妙方、治病驗方與用法詳解及食療養生等方面的內容。既有鮮活的植物照片,也有中藥房的中藥飲片照片,更有中藥材的優劣鑒別圖片對比,幫您選購優質中藥材。每味中藥都活靈活現,特征鮮明,讓您全面認識中草藥,抓住每味中草藥最本質的特性,避免誤服誤用。本書圖文雙解,講解深入淺出,既有屢試屢效的經驗方,也有流傳于世,功效卓著的食療養生方,是廣大讀者自我學習、自我保養的好助手。希望本書能成為中醫藥愛好者和養生愛好者調理輔養、健體延年、療疾祛病的好幫手。
-
600種中草藥野外識別高清圖譜
劉春生 試讀
164本書是一本集識藥、采藥、用藥為一體的精編彩色圖譜。編者將多年積累的千幅植物照片傾情奉獻給讀者。書中介紹了我國南北方常見中草藥近600種,分別從形態特征、采收加工、藥用功效予以詳細介紹;每種中草藥附多圖展示植株、葉、花、果等植物特征;彩色大圖清晰,正文和圖片的識別要點一一對應,一目了然,便于讀者識別和使用。書后附品種索引。本書可供從事中草藥學教育、資源開發的人員及醫藥工作者和中草藥愛好者參考使用。
-
袖珍中草藥彩色圖譜
岳桂華 試讀
62本書參照最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及國家級規劃教材《中藥學》收載了常用中草藥570多種,以主藥介紹的中草藥有500種,以附藥介紹的中草藥有70多種。并按照每種中草藥的主要功效分為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濕藥、化濕藥、利水滲濕藥、溫里藥、理氣藥、消食藥、驅蟲藥、止血藥、活血化瘀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息風藥、開竅藥、補虛藥、收澀藥、涌吐藥、攻毒殺蟲止癢藥及拔毒化腐生肌藥等二十一大類。每種中藥按照正名、基源、植物識別、藥材采集、炮制、藥理、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的順序分別闡述,并配有最能體現識別特征的實物彩圖600多幅。本書收載的中草藥品種較全,文字描述全面、實用、簡潔,配圖精美清晰。可作為中醫藥專業醫師、研究人員、學生及中草藥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
-
實用內科學(第15版)(上)
林果為 試讀
85秉承一貫的“實用”特色,介紹了各種內科疾病和綜合征的診斷方法、診斷標準和成熟的治療方法,并從臨床實際出發對各病種有關病因、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方面的新發展都盡可能予以反映。 將轉化醫學、整合醫學、系統生物學、循證醫學的理念融入其中,以及在新證據學基礎上,介紹了各種疾病診療指南的改進。此外,某些疾病的概念、分類或分期、診斷和治療已與國際接軌。力求定義準確、概念清楚,從臨床實際出發,重點突出診斷與治療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優化臨床思維。
-
-
-
-
-
-
針灸穴位圖解(第2版)
郭長青 試讀
205本書為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結合30年的教學、臨床經驗及研究編寫而成。 全書16章,第1章腧穴的定位,以圖解的形式介紹了骨度分寸法、體表標志法、手指比量法和簡易取穴法。第2~16章為十四經穴及奇穴,規范準確地介紹了每一個腧穴的特異性、標準定位、取法、穴位解剖、刺法、灸法和主治病癥,其中標準定位、取法、穴位解剖、刺法均有精美彩圖,以圖解文,以文說圖,直觀、立體、形象,第一次將腧穴體表圖、腧穴局部解剖圖、腧穴橫斷面解剖刺法圖集于一書,有較高的學術和臨床參考價值。書末附有穴位拼音索引,方便讀者檢索。 全書有彩圖1285幅,配以文字,文圖并茂,主要供從事中醫及針灸臨床和教學工作的人員參考,也可供中醫院校學生及中醫愛好者學習使用。
-
中醫養生全書
肖碧躍 試讀
77俗話說:“治病不如防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不僅僅限于解決溫飽問題,增強體質、延緩衰老、延年益壽越來越受到廣大民眾的重視,提高生活質量、活出精彩是大部分人的心聲,養生保健方法也受到人們的青睞。然而,大部分人缺乏系統的養生知識,鑒于此,本編委會編寫本套養生叢書,匯集了傳統文化中的養生知識,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以活潑、通俗的語言闡述養生方法,意在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人群的需要,以期為中國老百姓的健康盡綿薄之力,更好地服務社會,提高全民養生水平,普及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本叢書共分為6 冊,即《全家受益的養生方案——不同年齡人群的保健養生》《有益全身的養生妙招——人體不同部位的保健養生》《職場養生策略——不同職業人群的保健養生》《體質養生攻略——不同體質人群的保健養生》《四季養生妙法——不同季節的保健養生》《五臟養生智慧——人體不同臟腑的保健養生》。
-
-
-
-
解剖學基礎(十三五)
孫廣學 試讀
65本教材針對全國中醫藥行業中等職業教育院校中醫學、針灸推拿、康復治療等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培養目標,介紹了人體解剖學基礎知識,包括運動、呼吸、消化、泌尿、神經等系統,可為相關專業學生奠定現代醫學基礎知識,為臨床課程提供教學保障。
-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全新修訂·第六版)
斯蒂文·謝爾弗 試讀
72這是一本兒科醫生經常推薦、家長值得信賴的育兒指導,包括了從如何照顧小嬰兒到如何培養兒童的自信的一切內容。無論是要解決常見的兒童健康問題,還是需要具體指導處理緊急的健康狀況,家長都可以參閱這本最新修訂的育兒百科。
-
-
-
男性生殖道疾病與生育調節技術
葉章群 試讀
44本書共分三十五章,其特點有:①以基礎知識、實用技能、研究進展為切入點,重點體現生殖道疾病與生育調節技術的科學性、啟發性、先進性和適用性;②注重闡述發病基礎、疾病與生殖調節的緊密聯系,內容翔實,圖文并茂。③目前,結合輔助生殖技術和計劃生育技術來介紹男性生育調節技術的專業圖書鮮見公開出版物,在介紹男性生殖道疾病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生殖調節技術的書籍亦未查到。此書可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市場相關書籍的空白。④本書內容以專業指導論述為主,科普教育介紹為輔,涉及面寬,讀者受眾廣,具有較好的市場需求。⑤本書主編是較有實力的中青年作者。一是多年從事泌尿外科及男科的基礎與臨床研究、衛生經濟與護理管理研究,主持和參與包括國家自然基金在內的科研課題12項;另一專門從事神經泌尿外科及男性生殖醫學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男性生育調節技術,主持省、國家級科研課題研究10項。主審葉章群教授將對確保和提升書稿質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公眾問題答疑
鄭勁平 試讀
27本書參照國家已發布的相關指引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通用預防指南》、《有疾病流行地區居住旅行史人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指南》、《公共場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指南等指導性文件》,對從普通民眾中征集到的常見問題進行歸納分類,共篩選出疾病認識類、政策及疫情解讀類、個人防護類、治療類、特殊人群患者等5個類別的100多個常見問題,邀請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呼吸病學專家、傳染病學專家、科普專家等組成專家組,對相關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答疑解惑,對國家相關政策予以解讀。
-
中醫基礎理論(十三五)
王鍵 試讀
85本教材從學科發展、課程建設、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發展的需要,根據相關專業的培養方案、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要求,以提高中西醫臨床醫學人才專業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宗旨進行編寫。本教材力求保持中醫基礎理論的傳統性、系統性,也突出學科的特點,展現中西醫臨床醫學的研究成果,適應多樣化教學需要,正確把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方向。教材內容和編寫體系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創造條件。
-
中草藥圖譜—補益調理藥
丁安偉 試讀
75《中草藥圖譜:補益調理藥(彩圖版)》選取了最為常用的數百種中藥,精心拍攝圖片、并配以文字介紹其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民間妙用、使用禁忌、保存方法及優質藥材的選購要點。編寫人員為實地拍攝藥材原植物照片,跋涉于山野林莽,奔波于鄉村田間,足跡遍布東西南北,歷時數年。每種藥物同時配有優質藥材及飲片照片,以供讀者辨認。書中文字力求簡潔實用,可供讀者在辨認中藥的同時,了解其主要用途及使用、鑒別知識,全書圖文并茂。《中草藥圖譜:補益調理藥(彩圖版)》可作為從事中醫藥教學、臨床以及中藥鑒定、生產、營銷等專業工作者的參考書,對中醫藥愛好者及其他非專業人士亦當開卷有益,可供各層次人士方便地查閱和參考。
-
-
醫間道
余浩 試讀
132本書為學習中醫的入門助學讀物,適合有一定基礎的初學者使用。作者出身于中醫世家,畢業于正規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學專業,已臨床數載,頗有心得。作者并沒有照搬目前中醫高等教育的形式和順序,也沒有照搬中醫教材中的內容,而是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和臨床經驗,根據學習中醫的一般規律,按照中醫基礎、中藥、藥方、病機、治法、醫理、臨床、醫案的順序介紹了中醫藥知識。作者將“臨床實用”這一思路貫穿始終,不論是陰陽五行理論,還是中藥、方劑的理論,都緊密與臨床相結合,盡可能幫助讀者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在這一過程中,作者站在“如果是個臨床醫生需要學習什么,怎么學中醫”這樣的角度去架構全書,在很多地方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比如,對中醫基礎理論進行了歸納和形象化,以“臟腑陰陽氣血循環圖”的形式,為讀者提供了一種學習和思考的工具;介紹中藥時沒有按照藥物-功能-主治這樣的模式來講,而是根據某一臟腑疾病用何藥來分類等。同時作者以“旅行提示”的形式與書外的讀者進行互動,提出問題,并推薦讀者進行相關內容的擴展閱讀,幫助讀者將學習過程深入下去。全書以口語化的行文,使用了大量比喻、類比等手法把深奧的醫理盡可能闡述得簡單同時有趣,并穿插了作者的臨床驗案,可讀性較強。
-
-
傷寒論通俗講話
胡希恕 試讀
60胡希恕先生作為臨床效果卓著的經方大家,被中醫名家劉渡舟高度評價:“每當在病房會診,群賢齊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獨排眾議,不但辨證準確無誤,而且立方遣藥,雖寥寥幾昧,看之無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學也。” 胡希恕先生之所以取得公認的臨床卓效,源于先生提出的“方證是辨證的尖端”學說。先生臨床治病,常說:“這個病人是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證”;“這位患者是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當歸芍藥散證”,并且其方常是原方原劑量。先生治病,先辨六經、后辨方證,方證對應,療效卓著。 胡希恕先生曾經擔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教授,作為經方臨床家、思想家、教育家,先生力倡對《傷寒雜病論》執簡馭繁、惟求療效。其“方證是辨證的尖端”學術體系,成為中醫人士“一通百通用傷寒”的高效捷徑。
-
-
中藥功效學
張廷模 試讀
80本書對中藥功效,從理論到應用進行了系統分析研究的介紹,為全面、準確認識中藥的功效,啟發教學、科研思路,指導臨床科學用藥,提供了幫助。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各論包括①現有的功效(目前《藥典》,高校教材等有代表性中藥著作認定的功效)、②應當規范的功效(對現有功效進行下誤)、③古今新用(歷代基本成熟,但一般尚未記載入功效項目的功效)、④潛在的功效(古代文獻、現代臨床及實驗研究表明具有良好苗頭,但在學術上存在一定分岐又值得繼續研究的功效)等四個層次,通過古今應用,現代研究的資料,密切結合中醫藥理論,予以深入討論,用以拓展中醫藥人員的學術視野和創新性思想,增加臨床用藥的準確性。
-
中醫基礎理論
鄭洪新 試讀
333本書闡釋和介紹了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思維方法。內容主要包括中醫學的哲學基礎、藏象、精氣血津液神、經絡、病因、病機、防治原則等。本教材的編寫內容在上版的基礎上作了適度調整:除更新了現代研究進展外.刪除或降格了部分臨床意義不大的內容,增添了對中醫臨床有指導意義或與后續課程相接軌的內容,如在五行學說中刪除了以五行推斷病情輕重的相關內容,降格五行勝復為閱讀材料,增添了中土五行及其臨床應用;在氣的運動部分增添了臟腑之氣升降運動的理論淵源和臨床應用;在藏象中增添了五臟各精氣陰陽的生理作用,作為閱讀材料.以與后續課程中醫診斷學接軌;在體質中增添了九種體質的判定標準為閱讀材料,以利于臨床應用等。
-
-
針灸甲乙經
皇甫謐 試讀
63中醫臨床必讀叢書自面市來,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與認可,本次是我們從106種古籍中選出30種進行修訂。修訂原則是1、本次選出的古籍為臨床上常用、讀者需求量大的品種,上版多次重印。2、本次修訂力求原文準確,每種醫籍由專家嚴謹校勘,為讀者提供精確的原文。3、原則上只做原文,不做校記和注釋。4、在裝禎形式上在保持上版風格的基礎上,以精裝版面市,在版式上也為了方便讀者而重新設計。《針灸甲乙經》系晉代名醫皇甫謐編集而成的我國第一部針灸學專著。該書類集《素問》、《靈樞》之論,總結出諸疾之病因、病機、治則,復采《明堂》腧穴、針法、灸法,乃貫通三部中醫經典之理論與實踐于一書,分十二卷。
-
-
-
圖解黃帝內經(2014版)
《圖解經典》編輯部 試讀
790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之一,它將先人所積累下來的醫療經驗,通過實踐,升華為理性的認知內容,并形成了獨特的醫學理論,對后世中醫學理論的奠定有深遠的影響。本書是以《黃帝內經》古本為基礎,集合多位專家和學者的建議,對《黃帝內經》進行了全新圖解式的解讀。目的是將《黃帝內經》艱澀的醫學處事知識變得通俗易懂,使更多的讀者能夠接觸到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并從中受益。
-
劉渡舟醫論醫話100則
王慶國 試讀
57劉渡舟(1917~2001),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傷寒論》專業首批博士生導師,遼寧營口人。劉老16歲正式拜師學醫,凡7年之久,博學強記,孜孜不倦,對中醫四大經典及后世名家醫著內容嫻熟于心。出師后懸壺大連,每以奇方愈頑疾沉疴;又寬厚仁愛,待人誠懇,故備受患者稱頌,醫名噪起。本書從學術思想篇、傷寒傳真篇、臨證經驗篇、經方運用篇、醫事余墨篇五個方面反映了劉渡老一生從事臨床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與體會。對了解劉渡老的學識、認識疾病的方法和規律、臨床治療疾病的思路、遣方用藥的關鍵點,有較大借鑒作用。
-
-
-
-
皮膚病圖譜:自診自療
程波 試讀
113本書介紹水痘、帶狀皰疹、扁平疣、毛囊炎、癤癰、丹毒、頭癬、甲癬、疥瘡、痱子、凍瘡、日曬傷、雞眼、褥瘡、濕疹、接觸性皮炎、蕁麻疹、銀屑病、單純糠疹等常見皮膚病的看圖識別及其治療,特別是藥物(外用藥),用藥注意事項、生活中應注意事項等。力求讓皮膚病患者明白所患疾病及其治療方法。本書適合皮膚病患者及其家屬閱讀。
-
中醫望診與舌診彩色圖解
劉文蘭 試讀
69望診是中醫診斷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望診中因舌象反映內臟病變較為準確,因而形成了中醫特色診法之一舌診。 本書結合《中醫診斷學》本科規劃教材內容,從整體望診、局部望診、望舌等方面,對望診與舌診的內容及所主病證進行了詳細介紹。同時編者團隊從多年的臨床診療和研究資料中精選了300余幅具有典型特征的望診和舌診照片,以及一批真實舌診病例,方便讀者直觀地學習運用望診、舌診的基本技能。本書可作為中醫初學者、臨床中醫師及中醫愛好者學習望診、舌診知識的參考用書。
-
-
-
-
中醫十大類方(第三版)
黃煌 試讀
78全書以藥類方,以方名證,貫穿"藥證相應、方證相應" 的解說原則,內容貼近臨床,通俗實用,文字亦淺顯。本書適合于中醫藥愛好者、西醫學習中醫人員、中醫院校的學生及中醫臨床工作者參考閱讀。
-
李軍紅說新婦科千金方
李軍紅 試讀
138減肥、祛斑、祛皺、潤唇、美膚、痛經、乳腺增生、陰道炎、盆腔炎......掃光婦科病、調理體質、健康美顏,少花錢,療效好!1條軸決定女人體質:腎——天癸——沖任——胞宮,掌握軸心,身體不虛2大體液判斷女人健康:月經:經遲、經早、痛經、閉經,斷明病因好調理白帶:白帶、赤帶、黃帶、黑帶,是濕是熱食療有對策3個要素影響女人健康:暖:手冷腳冷腰冷新也冷,女人一生要溫補氣:氣虛、氣郁、氣滯,氣順氣足的女人氣質好新增47個藥房里能買到的私家秘方:牛黃丸——清肺熱祛口臭、調節便秘參桂鹿茸丸——調理體質,生出健康寶寶加味左金丸——調肝治肝良藥七寶美髯丸——烏發、防脫發、白發連翹敗毒丸——清熱解毒,散風消腫益母草顆粒——調節月經參苓白術丸——治療脾虛濕重
-
-
湯頭歌訣詳解
繆正來,朱良春 試讀
109本書共為二十二章。第一章緒論,概括地介紹了方劑學的基礎知識和理論。第二至二十二章,按照汪、嚴原著的分章編排次序,將正集和續集同類相并,刪去“便用雜方”和其他不常用的方劑共8首,新增近代常用的方劑46首,并將癰瘍之劑改為外科之劑,經產之劑改為婦科之劑,幼科之劑改為兒科之劑,其次對每章中方劑的排列次序也作了必要的調整。在敘述上,每章之前冠以“概說”,以闡明每類方劑的立法依據、基本作用、辨證應用以及應用上的注意事項。每首方劑的具體介紹,共分方歌、來源、詞解、藥物、用法、功效、適應證、禁忌、方義等,并插人了近人的經驗和作者的實踐體會,使讀者了解藥與證的關系以及立方遣藥的意義,從而使讀者觸類旁通,靈活掌握,隨證選方,依法加減。
-
五運六氣:中醫精準診療解密
陳斌 試讀
42《黃帝內經·天元紀大論篇》:“太虛廖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寥寥數語,已經點明了五運六氣的重要性。仲景先師,“宿尚方術”,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成《傷寒雜病論》一書,延用千年,活人無數。歷代大醫皆言:若方證對應,“效如桴鼓”。然而,如何才能“方證對應”,自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初學者尤其茫然。 本書作者陳斌主任,探本求源,從五運六氣入手,剖析《傷寒雜病論》的方術奧理,將人、病、方、藥置于不斷變化的時空中進行分析,充分體現了中醫“天人合一”的學術精髓,解答了“為何今人用經方,時效時不效?為何中醫各派,皆有所偏?”其實,只因處于不同的時空之中,運氣不同而已。不明此理,則如盲人摸象,必定各有所執;洞察此理,才能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方可以為工也”。傷寒金匱,主方178個,契合書中所言運氣方術者,足有175個,絕非巧合。 去圣既遠,岐黃漸沒,中醫正處于歷史的低谷,唯愿此書出版,能撥云見月,廣植杏林,不令中醫亡于我輩之手。同道之友,切不可錯過!
-
-
每天學點面診手診秘訣
于雅婷 試讀
62《每天學點面診手診秘訣》首先介紹了相關的面診、手診基礎知識,內容詳盡且通俗易懂,為初學者打開了大門。然后,詳細講解了多種常見疾病的面診、手診方法,讓讀者可以學到簡便實用的診病技巧。同時,還詳細講解了常見疾病的手療法和穴位療法。另外,針對每種疾病的治療,還特別配備了養生保健的藥膳方劑。這些都是本書的亮點,即不管是診斷,還是治療,均內容豐富且方法多樣,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診治方法。
-
-
艾灸:女人煩惱一掃光
鄧勇 試讀
43艾灸,在中醫外治法中具有重要地位。施灸時所采用的艾條,以有“長壽之草”之稱的艾草為主要原料。“艾”又是“愛”的諧音,自古以來就代表著偉大的母愛,可無私地賜予萬物生命而不求回報。艾灸具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的作用,能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有利于多種疾病的康復。且艾灸的成本很低,無副作用,經濟實用,操作簡單。非常適合家庭療法。女人具有獨特的生理結構,從青春期一直到更年期,不同的成長階段具有不同的煩惱。煩躁易怒、脫發斷發、失眠多夢、多疑多慮、易疲乏無力、皮膚松弛、皺紋增多、面色晦暗無光、腹部贅肉增多、乳房下垂、月經不調、性欲減退……艾灸就能幫助女性朋友們解除這些煩惱:愛美怕老的女子,化妝品只能錦上添花,而艾灸從源頭上幫助她們養顏抗衰;有雀斑、皺紋的女子,通過養巢補氣,色斑、皺紋不見了,皮膚變得光滑細嫩!發胖、產后身材走形的女子,通過艾灸調節內分泌,讓松弛下垂偏小的乳房再度豐滿,身材呈S曲線;有痛經、婦科炎癥的女子,能清除炎癥、瘙癢、異味,做健康女人。月經不調,臨近絕經或已絕經1年內的女子,能調理月經,恢復正常月經量和周期;而更年期女人,能改善睡眠,不煩躁,調理內分泌,氣色紅潤,家庭和諧。本書圖文并茂,內容翔實,精煉實用。全書共7大章節,重點介紹了50多個典型女性煩惱的真實案例,以故事的方式呈現,并一一幫助讀者分析病因,容易理解,趣味性、可讀性強。同時,分別針對不同病癥,圖文結合,詳細介紹了艾灸穴位圖、取穴技巧、各種艾灸方法的操作步驟,以及相關要領和注意事項等,科學性、實操性、功能性強,您完全可以在家里翻閱,找到需要的相關內容,照著本書進行自我灸療,輕松解決煩惱。
-
-
-
準婚必讀(郎景和院士“關愛女性健康”系列)
郎景和 試讀
78在邁入婚姻大門之前,你是否做過這樣的思考:婚姻,究竟意味著什么?圍繞婚前準備,本書提供了男女雙方在步入婚姻殿堂之前需要掌握的有關科普知識。本書稿內容分為七部分,第一部分告別單身,第二部分走向婚床,第三部分應對性問題,第四部分學會避孕,第五部分性傳播疾病常識,第六部分初為人妻,第七部分做好孕前準備。